2025年1月21日 星期二

113-1 國一地理補考試題

1.將地球畫分為東、西半球的是哪一條經緯線? 

2.臺灣冬季盛行風向為何?

3.臺灣周圍離島中以何種類型的島嶼數量最多?

4.岬角與海灣相間的岬灣海岸主要分布於臺灣何地?

5.蘇花公路旁的著名景點「清水斷崖」請問位於何座山脈的臨海處? 

6.在一張沒有標註方向標的地圖中,通常「右方」代表哪一方向?

7.屏東墾丁一年四季都很炎熱主要是受何項因素影響?

8.臺灣地區河川的主要分水嶺為哪座山脈?   

9.臺灣北部全年有雨主要是因為冬季有何種類型的降水?

10.「后綜高中的地址是臺中市后里區三豐路三段968號。」請問上述為何種位置的表示方式?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113-1 國三地理補考試題

1.請問:斯堪地那維亞半島位於哪一個歐洲分區? 

2.請問:從義大利搭乘火車至瑞士,火車穿越哪一座山脈?

3.「某國」舉辦公民投票後,正式脫離歐洲聯盟。請問:「某國」是指哪一個國家?

4.請問:俄羅斯的東部主要為何種地形?

5.「矽谷是美國研究資訊科技產業的先鋒。」請問:矽谷鄰近哪一個都市?

6.美國的礦產資源豐富,除了阿拉斯加盛產石油之外,哪一地區亦為石化產業重鎮?

7.智利是一個狹長的國家,若從智利北端一路向南,最可能依序經過哪些氣候區?

8.請問:西印度群島位於哪一個海域?

9.請問:澳洲擁有豐富的鐵礦,與何項因素最為相關?

10.若溫室氣體(如二氧化碳、甲烷等)不斷增加,使地表氣溫愈來愈高,就會加劇溫室效  應。請問:過量的溫室氣體主要會導致何種環境問題?

2025年1月20日 星期一

11301國二地理補考試題

 

1. 中國地形呈現哪邊高哪邊低的特性?

2. 西藏自治區的夏季平均溫度低於20℃,主要是受到哪一項因素的影響?

3. 中國人蓋房子時喜歡將房子正門朝向哪一個方位,以避免冬季時寒冷的季風吹入屋內?

4. 中國在1980年代推行一胎化政策,主要是為了解決中國所面臨的哪一個人口問題?

5. 請問過去中國被稱為「世界工廠」,最主要的原因是有何種生產優勢?

6. 中國的首都在哪裡?

7. 日本冬天主要吹什麼風?

8. 韓國人為何會出現泡菜文化?

9. 日本勞力密集的產業為何外移至其他國家?

10. 北韓比南韓更具有優勢的地方是什麼?

113-1國二公民補考題庫

 國二公民補考題庫:

1.領海是指從領陸開始多少海浬的範圍內?

2.對外獨立性、對內最高性,是哪一個國家組成要素?

3.「朕即國家」、「朕即天下」、「朕言即法律」的思維,是哪一社會的特徵?

4.法律與命令都不可牴觸憲法,這是憲法的哪一特性?

5.考上考試院的高普考就可以擔任公務人員,這是哪項基本人權?

6.行政院長的產生方式為何?

7.大法官是總統提名,立法院同意後任命。跟哪一官員的產生方式相同?

8.台中市的地方政府層級跟哪個縣市相同?

9.「一人一票,票票等值」是哪項選舉原則?

10.何種公職人員選舉是採「單一選區兩票制」?

113-1一年級歷史補考題庫

 

一年級歷史補考題庫

1.        清帝國統治的台灣,在開港通商後的時期進口商品第一名是?

2.        茶葉成為台灣出口商品第一名,是在哪個時期?

3.        史前時代跟歷史時期的差別,主要是因為有什麼的出現?

4.        第一個佔領統治台灣的歐洲國家是?

5.        八堡圳是台灣清帝國時期最早開發也是規模最大的水圳,請問他位於今天哪個縣市?

6.   臺灣歷經不同政權的統治,對原住民有不一樣的稱呼方式,在何時才稱呼為原住民族   

7.         清代在哪一場戰役發生後,臺灣開放港口通商?

8.         荷蘭人對原住民施以宗教教化,利用傳教士設立學校與教會,以傳播哪一宗教?

9.        清帝國時期,渡台禁令的廢除,和誰最有關係?

10.     下列哪一位是領導漢人抗荷的主角?

113-1國二歷史科補考試題

 

113-1學期國二歷史補考試題 

1.  哪一位皇帝實施郡縣制度,達到中央集權?

2.  南宋亡於哪個外族?

3.  清初海禁政策是為了防備什麼?

4.  明末清初來華的天主教耶穌會傳教士中,最有名的是何人?

5.  夜市最早始於哪個朝代?

6.  清末哪一場戰爭使得外國勢力從沿海深入內地?

7.  伊斯蘭教在何時傳入中國?

8.  設立京師大學堂是清末哪一項改革運動的內容?

9.  哪一種選才方式造成世族沒落、社會階層流動?

10.火藥經由哪一族傳到歐洲?

113學年度第一學期一年級公民補考題庫

1.一般國民符合公民的法定資格,即具有參政權。舉出一個屬於參政權的生活實例?

2.如果公投日當天大排長龍,仍願意去投票的行為,最符合哪一個基本公民德性?

3.我國早年因為缺乏對痲瘋病的治療方式,所以設置樂生療養院隔離痲瘋病患。病友不只要忍受病痛折磨,還要受到他人異樣眼光的雙重傷痛。從以上敘述,我國對痲瘋病患的隔離,是對哪一方面的侵害?

4.一般人認為剛出生的嬰兒房間,男生應該是偏陽剛的藍色,女生為陰柔的粉紅色,主要是受何者的影響?

5.由於小華的爸媽在外地工作,平日他放學後就會先到爺爺家中寫功課與生活,等到爸媽假日回家時再到爺爺家將他接走,之後等到爸媽又要上班時再把小華送到爺爺家麻煩他們照顧。這種家庭生活模式是下列哪種類型?

6.子女扶養父母的義務,是規範在哪一個法律之內?

7.就讀屏東縣高樹國中的葉永鋕,2000年因不同的性別特質遭到校園霸凌而導致後續的意外死亡。這件新聞事件,說明學生在校園中的哪一項權利未被徹底落實?

8.在進行班級幹部選舉表決的時候,表決順序必須依據什麼原則?

9.下列哪一個法律明訂了部落的定義和相關權利?

10.我國政府於2017年通過原住民族語言發展法,立法保障原住民族語言為「國家語言」,並推動族語復興。因此哪一項部落面臨的挑戰最可能因為該法而獲得改善?

113-1 三年級公民補考試題

 

1.          關於經濟學提到的「經濟財」,以下敘述何者正確? 

2.          大鵬想利用暑假打工賺取零用錢,他發現加油站的時薪有120元,發傳單的時薪有150元。若僅以時薪來比較,大鵬會選擇發傳單的工作。此時,他的機會成本應該是多少

3.          美味餐坊今天早上從市場買進一批鮮魚,大廚與經理正熱烈討論今天的招牌特餐該製作紅燒魚、清蒸魚、酥炸魚還是鹽烤魚。請問:他們正在思考哪一種生產選擇?

4.          小明生產一個便當的成本是80元,他希望每個便當可以賺50元,請問:小明的便當定價應該多少錢?

5.          便利商店推出「購買第二件商品便給予高折扣」。關於這種銷售策略,是屬於何種誘因? 

6.          下列是幾個市面上常見的廠商經營手法,何者並非採用「價格競爭策略」?  

7.          廠商常有私下協議、聯合漲價的行為,面對此類問題,政府可以根據何法加以制裁? 

8.          李媽媽逛街時看到一個標價3,500元的鍋子。請問:上述顯現出貨幣的哪一項功能? 

9.          匯率是指一國貨幣可以兌換另一國貨幣的比率,假設1美元原本可以兌換33元新臺幣,現在則可以兌換29元新臺幣。請問:此時美元跟新臺幣的關係為何? 

10.      依照我國相關法規的規範,雇主僱用童工有一些必須遵守的規定,下列哪一項敘述正確?